
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生活垃圾如何分類的時候,小社忍不住想站出來啰嗦一句:現在生活垃圾都這么規范,離醫療垃圾大整治也不遠了,咱們得時刻保持警惕!
要知道在醫療圈,醫療垃圾的分類可比生活垃圾要復雜、嚴謹得多,對于每天都需要和醫療垃圾打交道的臨床醫生來說,醫療垃圾如何分類是一門必修課。
近期,據央視網報道,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將加大對醫療廢物處置的管理,并將其納入中央環保督察范疇。
加之醫療廢物分類一直都是基層醫療機構整治重點,作為基層醫生你必須“拎得清”具體的醫療廢物分類。






醫療垃圾為什么要特殊處理?
醫療垃圾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、預防、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性、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。它們或是接觸過的體液、血液、排泄物等,可能攜帶有多種病菌;或是含有過期變質的藥品、廢棄的化學試劑、甚至有毒、有腐蝕性化學品等。
醫療垃圾可以污染空氣、水源、土壤,可以具有急性或潛伏性污染等特征。
從長遠的角度來說的話,醫療廢物分類行業前景廣闊,但現有的問題不容忽視。不夠重視醫廢的危害性。由于相關健康衛生知識普及的程度有限,目前不夠重視醫廢對環境和自身健康的危害性。另外,一些醫務人員對醫廢真正的危險性仍然認識不足,仍然會發生隨意丟棄醫廢,消毒不合格這類的事件。相關法則和監管不健全。國內目前主要由環衛、環保、衛生三個部門來共同管理醫療廢棄物處理,但是這三個部門在管理醫療廢棄物處理方面分工仍不太明確,這也導致了國內醫療廢棄物管理發展較為緩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