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江蘇、浙江和廣東的產量居首位
根據發布的《2017年大、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》數據,2016年,214個大中城市產生醫療廢物72.1萬噸,處置醫療廢物72萬噸,大部分城市醫療廢物處置率達到100%。醫療廢物生產的個省份是廣東、江蘇和浙江
在214個大中城市中,前10名城市產生了23.3萬噸醫療廢物,占所有信息傳播城市產生總量的32.3%。其中,上海產量大,為46,144.0噸,其次是北京、成都、杭州和廣州,分別為33,100.0噸、23,455.7噸、23,400.0噸和22,688.9噸。







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醫療技術的提高,大型體外手術的數量增加,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迅速增加,我國醫療廢物產生量呈穩步上升趨勢。前瞻性行業研究估計,2018年中國醫療廢物總產量可能超過206.01萬噸,醫療廢物市場規模將達到76.9億元。
產生的醫療廢物數量正在大幅增加,進一步增加了醫療廢物處置的壓力。對于產生的大量醫療廢物,目前廣泛使用的方法(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)是小規模焚燒或衛生填埋。

醫療廢物分為:染色廢物、病理廢物、破損廢物、醫療廢物和化學廢物。
處理技術:醫療廢物的處理技術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,方法還不成熟。相關的加工技術可以大致分為三類:
(1)高溫處理方法,如焚燒、熱解和汽化;
(2)替代處理方法,如化學消毒、高溫高壓蒸汽滅菌、干熱消毒、微波處理和安全填埋;
(3)創新技術,如等離子體技術、輻射技術。有許多技術用來處理醫療廢物。根據處理原理的不同,一般可分為滅菌、焚燒、等離子、熱解和衛生填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