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進一步細化各工序作業安全措施,描述風險源控制措施,補充微波檢測相關敘述。
醫療廢物微波消毒系統主要包括進料系統、粉碎系統、微波消毒系統(微波照射、蒸汽輔助升溫)、螺旋輸送系統、廢氣凈化排放系統、自動控制系統等。本系統主機設備為全封閉一體機,作業中存在作業安全風險的工序主要在進料階段、微波消毒階段、廢氣凈化階段及一般廢物暫存、裝卸填埋階段。各階段主要風險因素及控制措施分別為:
(1)進料階段
風險因素:醫療廢物包裝破損可能造成人員細菌、病毒。
控制措施:員工上崗必須穿戴防護工作服、口罩、手套、靴子等勞保用品,對進料、轉運行及時進行消毒。
(2)微波消毒階段
風險因素:①因操作不當,人員進入微波輻射倉內室工作,可能產生的輻射,造成人員傷害;②微波消毒階段溫度高可能造成人員;③微波對操作工人的身體傷害。
控制措施:①加強崗前培訓,進入微波消毒一體機內作業實行準入制和審批制,防止因人為無操作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。
②微波消毒是微波效應和生物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,具體為:微波在通過介質時,是由分子熱運動產生的效應,進入生物系統的電磁能轉化為熱能,表現為生物體的溫度上升。介質的分子以每秒數十億次振動、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,同時受到微波熱效應與非熱效應的共同作用,使其體內蛋白質和生理活動物質發生變異,而導致微生物體細胞壁。在滅菌中起到了常規物理滅菌所沒有的特殊作用,也是造成細菌原因。由于細胞內的新陳代謝,從而使蛋白質變形,失去活性。
該系統微波泄漏量為:在距離設備5cm處,微波功率≤5mW/cm2,(2450MHz)和微波功率≤1mW/cm2(915MHz)。整個系統采用金屬全封閉隔離技術,將微波爐產生的微波熱效應阻斷在介質及螺旋絞龍消毒倉內,為避免對身體造成微波傷害,每月對作業區域進行監測,以防止造成的人為傷害。


在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過程中,由于待處理水質的復雜性,處理過程中存在相應的復雜特征。那么,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滅菌過程是什么?這是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一個問題。為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設計調節池非常重要。醫療污水處理設備調節罐不僅可以調節水量,消除峰值負荷,還可以調節水質,使水處理效果不受水質變化的干擾。通常在調節罐之后選擇二氧化氯消毒劑的劑量點。